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
9月30日,在舉國歡慶國慶節之際,我們迎來了第九個烈士紀念日。國家莊嚴隆重的儀式,舉國上下的紀念,凝聚成一個民族的人民英雄情懷,每一個為國捐軀的革命英烈,他們的精神都會被后來人銘記仰望。
仰望他們,他們為中國人民的解放,為中華民族的復興,灑出了鮮血,奉獻了生命;仰望他們,他們為理想信念、為國家利益和人民幸福,點亮燈火,勇毅奮斗。他們永遠是引人向前、催人奮斗的燈塔,他們永遠活在人民心中,是矗立在人民心中的英雄紀念碑。
永不忘記,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外,建立一個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英雄紀念碑成為國家和人民紀念緬懷為中國革命和國家建設而英勇獻身的英雄烈士的永久標志性紀念設施。
永不忘記,2014年,我國以法律形式將每年9月30日確定為烈士紀念日。2018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正式施行,以莊嚴的法治名義維護烈士名譽和尊嚴。每年9月30日,在這一天,國家舉行莊嚴隆重儀式,紀念革命烈士;這一天,人民群眾走進烈士陵園、走進各類紀念場所,致敬先烈,敬仰英烈。
永不忘記,革命戰爭年代以來,2000多萬名烈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英勇獻身。他們中,李大釗“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豪邁宣言,方志敏“為著共產主義犧牲,為著蘇維埃流血,那是我們十分情愿的??!”的堅貞不屈,楊靖宇“冰天雪地里與敵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艱難奮斗之模范”的壯烈凜然,楊根思“人在陣地在”的英雄氣概,永遠成為激勵后人的英雄榜樣。新的時代,黃大年、廖俊波、李保國、黃文秀、王繼才,這一個個用生命書寫信仰、書寫奮斗的時代人物,如同閃耀的燈火,激蕩著人們的心田,照亮時代發展的路。
撫今追昔,飲水思源。紀念先烈,緬懷先烈,為的是永遠不能忘記紅色政權是怎么來的、新中國是怎么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
行者無言,青史留名。紀念先烈,崇敬先烈,就是要將偉大建黨精神、民族精神的火炬代代相傳,將革命先烈的遺志永續承繼,將先烈的豐碑永遠屹立于祖國的天地之間、人民的心靈深處。
審視現在,展望未來,紀念先烈,捍衛先烈,就是要時刻牢記初心使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行路上,要把藍圖變為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我們象先烈那樣,艱苦奮斗,踔厲奮發,眾志成城,勇攀高峰。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在一個民族的精神譜系中,英烈是醒目的標識;在一個國家的道德天空上,英雄是璀璨的星辰。今天,人民英雄紀念碑巍然聳立,天安門廣場莊嚴肅穆。我們向犧牲的人民英烈致敬,我們向所有的英雄致敬!致敬英烈,銘記英雄,匯聚精神偉力,共同創造美好未來。(丁新伯/文)